2023-01-16 17:14:53
2020年10月,由虎门镇政府出资建设的虎门中医院新院建成投用,这家创建于1963年的老牌中医院迎来发展新机遇,高效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惠及包括虎门人在内的广大市民。
新院投用两年以来,虎门中医院利用原有优势和更大的发展平台,从“建设高水平新院部、推进医院特色专科建设、引进高层次专科团队、打造中医特色品牌、开展优质服务”五个方面全面推进医院各项工作快速发展。
如今,虎门中医院在已拥有一批较知名的祖传老中医、牙医、骨伤医基础上,从多家省、市三甲医院柔性引进的60多名教授专家,常年在医院坐诊,让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省级三甲医院医疗服务。同时,虎门中医院与省市级高水平医院密切合作,通过持续的“传、帮、带”输出,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先进管理经验,全院医疗工作、医疗服务质量及医院整体水平等大幅度提升,医院驶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虎门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撰文:何明强虎宣
硬件提升
全面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
虎门中医院始建于1963年,是全省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镇级综合性二甲公立中医院。
为解决虎门中医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等诸多突出问题,自2018年起,虎门镇政府总投资2.07亿元将虎门中医院整体搬迁至虎门镇捷南路375号,建筑面积约2.2万多平方米,新院建设标准为二级甲等中医院。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新院于2020年10月逐步投入使用。新院各项配套设施齐全,中医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受到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作为一家老牌镇级中医院,如何在周边医院林立中独树一帜?如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更好地满足辖区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面对这一系列问题,虎门中医院在求新求优发展中下足了功夫。
虎门中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新院部落成,充分利用虎门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及融入东莞滨海湾新区发展无比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建设高品质、独具中医特色的新院部,实现历史性跨越。
为此,虎门中医院与多家省三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技术协作,与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组建医联体,并挂牌广州中医药大学实习医院。
虎门中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依托上级医院强大的品牌优势、科教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定期邀请专家教授来院坐诊、技术指导、临床教学等形式,全面提升该院的科研教学能力和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最快捷的方式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力量。
如今,虎门中医院每个住院部都有教授带教、查房,都是省内、甚至国内顶尖的教授。虎门镇中医药事业发展将迎来新跨越,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就诊的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大幅度提升。
高质量发展
强势引入高水平专家团队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好口碑”——这句话是虎门中医院提升群众就医体验的真实写照。
如今,虎门中医院引进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及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内、外、妇、儿、中医、骨伤、口腔、耳鼻喉、皮肤等多个高层次团队和专家,每月固定邀请的中西医专家、教授约60人次,每个科室都有专家教授带教、查房、坐诊,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医疗服务。
“现在到虎门中医院看病,一些病症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得到解决,不用到外地看病,这种治疗方法也为我省去了不少费用。”在虎门中医院大厅内,家住南栅社区的王先生说。
为满足辖区居民的健康需求,虎门中医院加强治未病科、骨伤科、外科、眼科、口腔科、妇产科、儿科、中医护理等重点优势科室建设力度。
以口腔科为例,虎门中医院引进省级三甲医院口腔专家进行坐诊带教,开展了东莞市公立医院首例显微根尖手术,积极开展种植手术、正畸治疗等先进技术。
虎门中医院还引进中医博士、博士后吴治谚为学科带头人的治未病科团队,做强做大治未病科,与广东药科大学健康管理中心合作,将“治未病”理念融入对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心。集中开展针灸、推拿等中医药保健和康复理疗项目,实现了中医治未病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内科方面,虎门中医院则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科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黄建林、肾内科肾脏病专家张益民和肾脏病博士马祖等三甲医院教授专家定期来院指导,提供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肾病等疾病的诊疗。通过注入强而有力的专家团队,虎门中医院内科在区域内基本确立优势地位。
外科方面,虎门中医院则分别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肝胆甲乳外科专家万云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专家黄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肛门外科骆衍新团队,提供包括肝胆胰脾、甲状腺、乳腺、泌尿系统、食管胃结合部、胃、直结肠良、恶性疾病的诊治。
妇、产、儿科方面,引进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妇产科、儿科高层次团队,为妇、产、儿科患者提供孕前优生、孕期及产后保健、新生儿应急处理、儿童保健等一条龙服务。
如今,虎门中医院已形成特色传统强项科室和新增科室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伴随着新增科室的力量增强,虎门中医院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家中医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医院,可以更好地满足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真正成为满足市民需要的“家门口的医院”。
2022年,虎门中医院发展再迎新机遇。今年8月,虎门镇政府批复同意在新院右后方地块建设新住院大楼,以解决业务用房严重不足的问题,新住院大楼计划设置住院病区、科教楼、治未病中心、康复治疗区、药剂科、中药制剂室等,配套停车场。
铸造品牌
特色科室建设“全面开花”
“虎门中医院处于虎门镇中心地带,服务范围辐射周边多个人口大镇,市民对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大。”虎门中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虎门中医院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加大设施设备投入,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加强重点、特色专科打造。
该负责人表示,虎门中医院通过柔性引才机制,充分发挥名医名家“传帮带教”作用。柔性引进多个高层次专家团队,拥有一支近60人组成的省级三甲医院的专家教授团队坐诊、查房、带教,通过传、帮、带、教,院内一百多名医师跟学,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形成中西医各学科合理的人才梯队,促进了学科发展。
为了在技术水平、教学科研等方面寻求突破,从2016年开始,虎门中医院引进刘氏毫火针疗法,建立起全国第二家、东莞首家“毫火针研究室”,特聘刘恩明教授为技术顾问并开展坐诊。2022年,虎门中医院刘氏毫火针疗法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2019年,虎门中医院针灸科和治未病科被列为省特色专科。该院引进中医博士、博士后为学科带头人的治未病科团队,大力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优点,积极拓宽中医医疗服务,引进远红外热成像检测仪、中医四诊仪等多种中医体检设备,开展中医特色干预技术,深入推进中医“治未病”,构建具有中医养生特色的预防保健体系。
虎门中医院负责人表示,该院还在治未病科大力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优点,集中开展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药浴、熏蒸、药膳等中医药保健和康复理疗项目,尤其是小儿推拿、火罐、火龙灸、刮痧等项目受到患者高度评价。
中医科和骨伤科作为虎门中医院建制最早的科室,中医文化底蕴丰富,中医技术力量雄厚。通过不断传承与发展,目前,获两个“东莞市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此外,虎门中医院还引进老、中、青相衔接的三级人才梯队完备的针灸科团队,积极开展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促进学科发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2021年中医眼科和中医护理获市级特色专科,虎门镇中医特色科室实力进一步增强。
虎门镇有关负责人表示,虎门中医医院将用5年时间打造滨海湾新区精品中医院,实现医院规划床位800张,逐步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辐射范围扩展到广州市、深圳市等周边多个市区,满足广大市民中医药健康需求。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